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超大城市如何把上亿吨建筑垃圾“吃干榨净”?
时间:2024年07月15日信息来源:中国环境 点击:次
身为特大型城市,北京市已于2022年取消建筑垃圾填埋场。一个疑问浮现眼前,这些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市累计处置建筑垃圾1.06亿吨,进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加工为再生产品4651.86万吨,采取土地平整、绿化造景等方式综合利用3371.99万吨,采取工程就地回填等方式直接利用2634.93万吨。
数字的背后也就意味着,年均近亿吨的建筑垃圾,在北京市实现了“物尽其用”。
不仅如此,在很多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缺失的现状下,北京市却逐年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瘦身”,由2018年高峰时149处,变成如今常态化的70余处。
规范促进建筑垃圾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北京究竟有何秘诀?
引进资源化处置企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常年与建筑垃圾上下游“打交道”,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尚德磊看来,促进建筑垃圾行业规范发展,管住“两个口”最重要,即“进口”和“出口”。
“所谓进口,就是要确保建筑垃圾原料都能规范化地输送到处置企业;而出口,就是要能保障再生产品的资源化产品能卖出去。”尚德磊告诉记者,北京市的做法可以归纳总结为以规范监管为保障,坚持市场化原则。
视线回到2017年,北京市集中拆除违章建筑,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至2018年,建筑垃圾峰值达到1.9亿吨/年。
体量如此大的建筑垃圾不仅将填埋场“占领”,还有不少就堆在城市的拆除地块上,难以运走“消化”。
“也就是自那时起,北京市引进资源化处置企业,大力推进资源化处置工作。”尚德磊追忆道,彼时对于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仍以临时就地处置为主,固定设施为辅。高峰时,北京全市的建筑垃圾处置临时设施达149处。“可以说,无论是减少二次扬尘,还是减少二次车辆运送以及减轻尾气排放的影响,这些临时设施在当时都充分发挥了就地就近处置的优势。”尚德磊说。
2023年3月,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设置运行规范》DB/T 2078-2023正式发布,明确了各类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在工艺技术、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辅助设施和内业管理等方面的设置要求和运行规范。
“具体到建筑垃圾处置企业的生产线、破碎线、扬尘防控等都有相关要求,且必须是结构性密闭或厂房密闭。也就是说,对场地是有严格规范的。如此一来,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临时设施,自然就淘汰掉了。”尚德磊向记者介绍,这也就解答了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设施高质量发展“瘦身”的背后原因。
如今,在建筑垃圾的处理环节,北京市已全面取消填埋场,对于可以直接利用的工程渣土、泥浆,优先采取工程回填、绿化造景等方式进行土方平衡;剩余的工程渣土以及需要加工处理的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进入资源化处置设施实施再生。
目前,北京市共投运4处固定式建筑垃圾处理设施,拥有73处临时设施,设计资源化能力超过8000万吨/年。这些设施全年高效运行,源源不断地将建筑垃圾“吃进来”,再进行资源化利用“吐出去”。
给从业企业安上 “紧箍咒”,搭建供需平台服务市场需求
记者了解到,不止前述提及的建筑垃圾场地规范标准,近年来,北京市密集出台多部聚焦建筑垃圾的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标准,它们都直指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解决行业掣肘,促进行业发展。
这其中,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意见》《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调整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种类及应用工程部位的通知》《核心区及朝阳区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规范治理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解决了建筑垃圾分类标准不清、运输监管责任交叉、临时设施用地审批手续困难、再生产品使用部位不清晰、装修垃圾处置不规范等问题,给从业企业安上了“紧箍咒”,保障企业合法经营。
又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技术规程》《建筑垃圾再生回填材料应用技术标准》等地方性标准,统一了车辆、处置设施、再生产品和回填利用等设备和工艺要求,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一方面,市场化手段下企业之间可以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北京市相继出台的标准规范,明确了界限,即什么样的企业能进来,什么样的产品是符合标准的,要在公平的情况下才能够合理合规的竞争。”北京建工集团市政路桥都市绿源公司副总经理曾波向记者介绍。
与此同时,北京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赋能。从监管端,实现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备案)全程在线办理,以电子联单为抓手,实施全链条闭环管控。
曾波介绍说:“所有的建筑垃圾进厂之前,都要经过地磅计量。厂区布设的监控摄像头以及地磅的数据,都与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数据平台进行实时对接。”这样的联网既强化了运输监管,也可以确保建筑垃圾实现源头管控。
从行业需求端,北京市也搭建了建筑垃圾的网上供需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时收集并记录建筑垃圾排放信息、末端处置信息等,全面服务土方市场化供需匹配。如建设单位有土方的使用需求,在平台上登记即可,方便监管的同时,也为可以直接利用的建筑垃圾找到新去处。
再生产品强制使用,科技创新助力打开销路
就在今年5月下旬,北京市海淀区举办了一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利用推介会。通过这样的推介会,采取政府引导、信息共享、产品推介等方式,为上下游链条上的企业搭建对接平台,进一步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再生产品,宣传应用经验,助力打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最后一公里”。
为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寻出路,既有软服务,也有硬措施。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明确要求,政府投资工程,在指定部位应用尽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且最低不少于10%。
“实际上,我们生产的建筑垃圾的再生品是能够满足相应的建材标准,结合多种利好政策联合发力,北京市生产的再生产品其综合单价会比天然建材更具价格优势。所以只要有一定使用比例的政策引导,建筑方就会从中看到优势,保障再生产品的推广使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来自北京建工资源公司的副总经理李烁说。
建筑垃圾从场地运来、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又把它再生成建筑材料,在北京建工集团市政路桥都市绿源公司,这样的循环每天都在上演。
“除了3个再生料仓,我们还有6个天然料仓是需要搭配再生骨料,形成我们终端的各类产品。”曾波介绍,都市绿源公司对于再生产品还设立了研发中心,“目的就是要确保我们再生骨料所做的产品能够满足工程材料指标要求,比如说强度要求、耐久性要求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挥技术优势和创新力量,再生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李烁指出,如拆除垃圾中一些强度比较低的材料,可以再生为固化土;装修垃圾中一些轻质物也可以再加工成为RDF燃料棒,这些产品目前都有比较好的销路。
“据我们了解,在北京规范运营的建筑垃圾处置企业,还是‘吃得饱、吃得好’的,其中的大部分也都是盈利的。”李烁表示,但毕竟与其他行业不同,建筑垃圾原生材料的处置有周期,再生产品的销售也有周期,要给予市场一定时间去消化库存。
疏堵结合,引导得当,北京市在最大限度消化建筑垃圾的同时,将其转化、发展为新的产业赛道,也从中寻找到了更多变废为宝的途径与可能。
(作者:张黎
)文章热词:北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