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重庆市南岸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助力无废城市

时间:2024年11月11日信息来源:@中国无废城市建设 点击:

  一、基本情况

  随着重庆市城市化进程加快,相伴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日益增多,但由于消纳场所少、清运成本高等原因,其违规运输、违规倾倒的现象屡见不鲜,极易引发非法土地占用、环境污染等问题。南岸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建筑垃圾围城”这一挑战中发现了新的机遇,积极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高效利用,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引进治地环保综合利用项目等措施,变环境资源压力为产业发展动力,成功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每年可将100万吨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建材,助推“无废城市”建设进程。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建筑垃圾数智化管理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印发《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将相关处置设施选址纳入国土空间进行管控,加强用地审批和用地保障,加强建设工程竖向设计管理,从设计源头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出台《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方案》,对建筑垃圾源头排放、分类处理、消纳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管理措施和工作要求,明确和细化了各部门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

  二是多方协调联动。在审批环节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规范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核准审批办理程序以及用地审批和环评审批程序。开展建筑垃圾专项监管执法,由城管、住建、公安、交通、规划、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合行动,严厉打击建筑垃圾违法运输、违法倾倒等各类违法行为,形成严管高压态势。

  三是推行智慧化管理。对渣土运输车辆安装定位系统和监控系统,在南湖路、弹广路、大石路、渣场路、会展中心、广黔路等关键路段以及大型工地安装视频监控,并接入“渣土车监管一件事”智能监管系统,2024年6月以来,通过监管系统共接收研判有效案件50件,智慧赋能提升了建筑垃圾监管效力。

重庆市南岸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助力无废城市

重庆市南岸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助力无废城市

图1 规范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日常管理和专项执法行动)

  (二)优化处置模式,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一是政府主导,引进第三方治理项目。南岸区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于2023年11月引进重庆治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企业入驻到试生产提供全面指导和扶持,帮助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车间改造、工艺设备升级改造、污染防治设施完善等工作,成功提前于2024年7月完成项目总体改建并试运行,建成南岸区首个标准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处置能力由原项目60万吨/年提升至100万吨/年(包括再生道路水稳材料80万吨,再生粗细骨料10万吨,生产透水砖、盲道砖10万立方米)。经测算,每处理1吨建筑类固体废弃物,可减排约14kg二氧化碳,治地环保南岸基地投产后,年可减排约1.4万吨二氧化碳,折合电约1400万千瓦时,可节约土地约500亩、矿产资源约50万吨,贡献税收大于1000万元。

  二是产学政合作,提升建筑垃圾利用技术水平。治地环保规定每年投入总产值的5%左右资金用于科研创新,并和浙江大学、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功能材料所等院所开展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研发合作,成功开发和拥有“固废处置自动生产设备”“改性脱水土壤调和剂”“修道改良土壤结构的复合制剂”“土壤内金属成份去除系统”等1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参与了3项国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标准的制定,多种固化剂产品是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无毒无害无污染,可直接作用于各类土体中土壤颗粒与粘土矿物反应生成凝胶物质,使土料固化,具有很强的抗裂抗压性、防水性和持久稳定性,技术水平保持在行业领先地位。

  三是加强技术应用,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治地环保南岸基地集成已有技术成果,可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钢渣、赤泥、粉煤灰、煤矸石、钛石膏、磷石膏等)通过分选-破碎-筛分-混合搅拌-压实养护等步骤制成再生水稳材料,是一种由固体废弃物与土壤外加固化剂经过混合后形成的一种坚硬、稳定的再生材料,是重庆地区具备该项技术唯一企业;可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制成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或免烧砖;可将污染土壤、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原料经土壤修复工艺技术处理后制成绿化种植土;可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粉煤灰制成免烧陶粒;针对淤泥、泥浆等运输难度大的废物,还可通过现场固化处置,将淤泥直接制成路沿石、铺地石等工程建材。通过精细化处置,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位居行业前列,如采用再生水稳材料替代传统建材,每百公里高速可节约10%-40%的材料成本,节约建设资金1.5-2.5亿元,减少137.7万方的碎石用量,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重庆市南岸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助力无废城市

重庆市南岸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助力无废城市

图2 治地环保南岸基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

  (三)出台扶持政策,扩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

  一是出台各项政策支持。按照“政府扶持、市场主导”原则,加快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和替代使用,政府投融资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社会投融资项目大力提倡使用。引导南岸区施工工地、住宅小区等将建筑垃圾运往治地环保等企业进行利用,公开建筑垃圾处置价格。在南岸区推动下,治地环保已对接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等建筑垃圾处置,总计核准审批24万方建筑垃圾。

  二是推动制定标准。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按照行业标准,对各类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工艺技术、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辅助设施和内业管理等进行规范,推动制定“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要求,逐渐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

  三是推进产品应用。积极组织建筑垃圾利用企业参加“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利用推介会”等各类活动,进一步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再生产品,宣传应用经验。治地环保南岸基地生产的再生道路水稳材料已应用于重庆海关职业技术学院两江校区、G7521高速下道口等建设项目,自2024年7月试运行以来,治地环保南岸基地已累计处置建筑垃圾约6万吨,生产再生产品约5.7万吨,2024年6月中央环保督查反馈的“重庆环卫集团南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年均运行负荷不足10%。”问题得到快速处置。

重庆市南岸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助力无废城市

图3 治地环保南岸基地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案例

  三、应用经验启示

  南岸区通过加强建筑垃圾处置利用管理,严厉打击了违法违规处置行为,倒逼区域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促使各工地、小区规范处置其建筑垃圾,为再生利用企业构建了良好的前端营商环境,同时,引进技术水平先进、应用范围广的资源利用企业,补足区域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短板,有助于加快推进重庆市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发展,将助推重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在推广过程中需注意:一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高位统筹,搭建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利用体系;二是协调联动,增强部门协作力量,强化制度创新,加强协同监管,合力解决全过程监管问题;三是把握“政府扶持、市场主导”原则,服务与监管并重,最大化助推政策落地生效,帮助建筑垃圾利用企业破解“吃不饱”和再生产品推广应用难题,助推绿色经济发展。四是充分利用数智化手段实现科技赋能,推动搭建运输车辆监控平台、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备案)在线办理、建筑垃圾网上供需平台等。

(作者:来源:重庆市南岸区;编辑: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