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建筑垃圾何去何从?

时间:2013年10月30日信息来源:中国固废网 点击: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近年来快速推进,各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了数量惊人的建筑垃圾。以北京市为例,市政市容委按照通行的一平方米乘以系数1.2到1.3推算,仅50个重点村建设工程就将产生2500万吨建筑垃圾。当前,急需加强建筑垃圾管理,以防管理不善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建筑垃圾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和填埋,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房屋装饰产生的弃土、弃料等。我国建筑垃圾利用率非常低。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我国产生了15亿吨建筑垃圾,利用率甚至连5%都不到。通常,建筑垃圾中除了筛选一些成型的砖块、废金属外,剩余部分采用填埋或露天堆放的方式处理。建筑垃圾堆放和填埋需要耗用大量的土地,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造成土壤污染;雨水冲刷等途径形成的渗滤液进入水体,容易引起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露天堆放更是容易引起扬尘,渣土车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尾气和道路遗撒引起的扬尘又加重了大气污染。

  急需加强建筑垃圾管理

  垃圾原本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当前急需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笔者认为,建筑垃圾管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我国曾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但仅靠收费并不能从源头上控制住建筑垃圾的产生。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尽量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完善法律、税收、处罚等措施,引导企业落实责任,主动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加大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投入,限制天然骨料、石料的使用量,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使用再生材料、替代材料及易回收材料等,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二是实现建筑垃圾再循环利用。金属废料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经过分拣、回炉热加工可制成钢材等金属制品;废混凝土经过粉碎、筛选等过程可制成再生骨料用于公路路基、墙体的填充材料,也可生产多孔砖、空心板、空心砌块、水泥原料等产品;废木材可用于制造合成板材;沥青经过重新回收可再生成沥青。

  三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可利用建筑垃圾建设绿地、公园及假山等人造景观,对已形成的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永定河畔因采砂形成了140多公顷的大坑,继而变成了最大填埋深度达30米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十分恶劣。丰台区巧妙进行生态修复,在建筑垃圾填埋场上建设园博园,把垃圾坑变成了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下沉式花园——锦绣谷。这样既减少了土方费用,又形成了城市绿肺,发挥了调温、调湿、降尘和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等生态作用。这种将废地变为宝地的做法极具示范性。受此启发,2015年将在武汉举办的第十届园博会也选址在垃圾填埋场上。

  四是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科研工作。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比较成熟,我国这方面还很欠缺。政府、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国外垃圾资源化处理机构的研究合作,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建筑垃圾管理新模式,研制建筑垃圾原地资源化利用新设备,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

  五是疏堵结合。疏,就是给出路。大建设大发展在所难免,要建立正规的垃圾清纳场所,对新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堵,就是要严格执法检查,增加企业或单位的违法成本,大力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建筑垃圾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