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用财政投入给渣土车“刹车”是个好尝试
北京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日前审定通过。今年财政将投入2.8亿元用于渣土车改造更新,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将发布渣土车改造、更新实施办法,7月1日起,渣土运输车辆必须符合这一地方标准。(3月26日《北京青年报》)
渣土车之于城市,堪称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城市高速发展阶段之必须,又是城市道路安全的挑战者。随着当前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清运残土、建筑垃圾等的这类车辆,一方面愈发频繁地出现在道路上,为城市的建设发散积极高效的能量,另一方面,关于其频频肇事,屡屡成为“马路杀手”的另一面,也让其愈发臭名昭著。
关于渣土车罪名,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其经常目中无人地在深夜狂奔,完全无视信号灯一路疾驰;二是这种车辆时常有意无意遮挡号牌,即便出现违法驾驶行为,路人和街路上的监控设备也难以逮到它的把柄;三是其常常沿途泄漏遗撒,货箱遮盖不严甚至故意不遮盖,堪称城市治理扬尘、改善市容环境卫生的一块绊脚石。
应该说,渣土车监管难度大,其危害道路安全的问题属于亟须解决的公共问题。
当前,各地对渣土车没有严厉的规章给予约束,这直接导致其横行于世的问题没有得到切实的改善,这其中相关部门整治不力是一方面,治理方式的不恰当也不容忽视。
各地通常的做法是让执法部门对交通违法的渣土车围追堵截,而由于其往往选择“深夜狂奔”,所以想逮个现行并不容易。这次北京提出通过财政投入2.8亿元用于渣土车改造更新,是一个新的思路,而且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与其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去修整被渣土车轧坏的城市道路,莫不如从源头治理车辆让其不能违法。在这种重大的民生、道路安全等问题上,不同的思路,一样是花钱,效果很可能就不一样。
这次北京出台的地方标准很有看点,包括:实行北斗定位,要求渣土车的时速不得超30公里,一旦超速或未密闭将被车载电脑自动控制减速;实行全密闭货箱模式,货箱篷布盖可自动开合,防止扬尘和遗撒;实施远程监控,后台监管平台对车辆实时准确定位。这些规定非常有针对性,把渣土车的恶行一一做以强制规范,再加上公共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相信这种政策尝试很快就会让城市尝到甜头,市民也不会在出行时对渣土车避之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