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建筑垃圾处置试水再利用 一季度近2000吨变废为宝
时间:2014年05月04日信息来源:现代快报 点击:次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但是与此同时,建筑工地上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建筑垃圾偷倒问题严重,同时在清运过程中也存在抛洒滴漏、粉尘飞扬等问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作为渣土处理的主要区域,锡山区开始尝试建筑垃圾处置消纳新模式,分“四步走”构建建筑垃圾处置体系,同时推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取得显著效果。
控源头 建筑工地开工前要备案
建筑工地是产生最多建筑垃圾的场所,要做好建筑垃圾管理,第一步就是做好源头管控工作。锡山区2012年就在厚桥石节山建成并投用一个填埋场,那里可容纳450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锡山辖区范围内建筑工地产生的大部分建筑垃圾(渣土),都会运往这一处置场填埋。
为了确保建筑工地产生的垃圾是被运往处置场而非被随意偷倒,开工前,锡山区的建筑工地都要就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量向建设部门进行备案,开工后则由城管部门负责监管工地渣土的数量和去向。同时,锡山城管部门会提前与工地施工方、管理方、渣土运输方进行宣传告知,并签订《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书》、《建设工地文明施工协议》,指导督促工地做好出入口及运输沿线的卫生保洁工作。
今年以来,结合全市建筑工地扬尘集中整治“双百日”行动相关要求,锡山区对建筑工地围挡不规范、路面硬化不到位、保洁人员和冲洗设备不齐全等问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共开展执法检查近百余次,督促工地落实配备冲洗设施4套,落实供电、供水等工程围挡作业3起,规范整改工地堆放、占道施工43起,责令出入口、道路污染及时清理保洁52次,要求车辆出工地必须先“洗澡”,从源头确保了驶出工地的各类车辆冲洗干净、不带泥上路,有效杜绝渣土运输过程中车辆带泥行驶污染路面、密闭运输不规范抛洒滴漏、车辆行驶过程中尘土飞扬等问题。
抓线路 装上“天眼”监督偷倒行为
在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规范性,杜绝偷盗问题,锡山城管严格实行运输车辆建筑垃圾许可准入、备案制度。今年以来,锡山共审核备案渣土运输线路43条,对不具备渣土运输管理资质的车辆和不符合渣土运输管理有关规定的单位,坚决不予以备案。
针对建筑垃圾(渣土)偷倒行为多发生在夜间,且隐蔽性、突发性强,难抓现行的特点。城管部门全面运用运输车辆GPS系统平台及GPS车载终端设备,给每辆渣土运输车辆装上“天眼”,不给偷倒行为以可乘之机。
今年1月,锡山城管通过GPS车辆监控管理平台,对运输车辆的实时运输线路、出土点和消纳点进行动态轨迹监控,首次成功查处东北塘某工地渣土运输车偷倒建筑垃圾的行为。1月4日,东北塘城管中队队员在夜间巡查时,发现一辆渣土车正停靠在承塘路延伸段附近,一旁空地上散落着一堆渣土,执法队员立刻要求当事人出示相关运输证件,但当事人无法提供任何手续,周边村民则反映称该处经常有渣土车偷倒现象。执法队员随后通过GPS系统平台,调取涉事车辆以及附近车辆的行驶时间、线路图、滞留时间等,果然发现附近共有4辆运输车从出土点开出后分别在附近两处滞留时间较长,就此从一起偷倒案件顺藤摸瓜查处了八起案件,顺利解决偷倒、乱倒垃圾“取证难”的问题,为有效实施处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以来,通过运用科技手段,锡山城管查处渣土运输车擅自处置(运输)建筑垃圾的行为17起。以GPS监控数据为依据,执法人员可以密切了解渣土车在出土点、消纳点、运输线路全程的实时状态,并对车辆的动态信息实行动态跟踪、监控和管理,使违规运输车辆无所遁形,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对渣土运输处置的全天候、无缝隙监管。此外,这一系统所提供的量化数据还可作为考核各渣土运输公司的服务质量及信誉资格的重要依据,实现对渣土运输的信息化管理。
建模式 建临时堆放站进行收运
除工地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外,小区居民、沿街商铺等在处理建筑(装潢)垃圾时,为图省事或为减少费用,往往自行处置或委托装修单位、没有运输资质的私人运输单位进行处理,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往往将装潢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倾倒,更有甚者,会将垃圾随意偷倒、乱倒在绿化带和马路边。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的难度,也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
为此,锡山积极寻求对策,于2012年3月在东亭新明路与资景路交叉口一处面积为3亩的拆迁闲置地块,建设了建筑(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站,在东亭主城区先行建立“临时堆放-定期清运-集中处置”的收运模式,委托有运输资质的单位负责临时堆放站运行管理,为东亭主城区居民、沿街商铺的装潢垃圾谋求出路。
为做好收集工作,城管还组织了城管队员、环卫工人向沿街店铺商户、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告知,并动员物业公司向小区业主发放告知书,提供上门清运服务和联系电话,引导市民主动做好建筑(装潢)垃圾的运输处置。同时,对市民主动运输至临时堆放点的建筑(装潢)垃圾实行免费处置,对于场所应业主或物业公司要求,另行安排车辆上门清运建筑垃圾的,每吨仅收费5元左右的清运费,远低于装修单位、私人运输单位价格,不仅减轻小区居民、沿街商户的处置成本,也提高了建筑(装潢)垃圾的收集率。东亭临时转运站运行以来,已出动运输车千余车次,清运装潢垃圾2.7万余吨,有效减少主城区建筑(装潢)垃圾偷倒、乱倒现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推广该收运管理模式,锡山区今年计划在安镇、羊尖、鹅湖、东港等乡镇街道建设建筑(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站,推行这一收运模式。考虑到东亭城区临时堆放站地块即将被开发利用,将另行选择合适地块异地新建临时堆放站,继续深化落实这一利民措施。
探新路 试水建筑垃圾再利用
在尝试规范化收运的过程中,也存在新的矛盾。虽然中转处置站、石节山消纳点构成的建筑垃圾处置系统减少了偷倒现象,但是垃圾处置费用依然居高不下,“石节山路程远,单趟的运输成本就挺高,往往一天的运输费就要1000多元,如果不能节约成本、降低处置费用,就无法在源头上消除偷倒现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石节山消纳点处置能力也有限,如果完全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等到容量饱和时矛盾就会被激化,“现在就必须提前考虑更合理的处置办法。”
为此,东亭临时堆放站通过与本地一家混凝土企业达成协议,将回收的建筑垃圾中可利用的部分分拣出来,免费提供给企业再利用,“主要是废弃的混凝土块。”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将混凝土先打碎再制作成预制板,然后返回工地上做建筑用料、道路施工材料,使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这样做一方面减少临时堆放站建筑垃圾的运送量,间接减少了处置费,另一方面,混凝土企业可减少原料采购,能实现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减少临时堆放站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双赢。
今年一季度以来,东亭临时堆放站共处理混凝土建筑垃圾80多车,近2000吨,占一季度临时堆放站转运垃圾总量的1/4,因垃圾转运总量少了,仅处置费就节约了近5万元。除了建筑垃圾,分拣出的渣土可以用来填埋在道路两旁,再覆盖上泥土栽种植物,由此形成公路的绿化景观,“统一处置体系成熟后,可以实现循环利用,有堆填需要的单位可以申请使用厚桥堆场的渣土。”
控源头 建筑工地开工前要备案
建筑工地是产生最多建筑垃圾的场所,要做好建筑垃圾管理,第一步就是做好源头管控工作。锡山区2012年就在厚桥石节山建成并投用一个填埋场,那里可容纳450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锡山辖区范围内建筑工地产生的大部分建筑垃圾(渣土),都会运往这一处置场填埋。
为了确保建筑工地产生的垃圾是被运往处置场而非被随意偷倒,开工前,锡山区的建筑工地都要就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量向建设部门进行备案,开工后则由城管部门负责监管工地渣土的数量和去向。同时,锡山城管部门会提前与工地施工方、管理方、渣土运输方进行宣传告知,并签订《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书》、《建设工地文明施工协议》,指导督促工地做好出入口及运输沿线的卫生保洁工作。
今年以来,结合全市建筑工地扬尘集中整治“双百日”行动相关要求,锡山区对建筑工地围挡不规范、路面硬化不到位、保洁人员和冲洗设备不齐全等问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共开展执法检查近百余次,督促工地落实配备冲洗设施4套,落实供电、供水等工程围挡作业3起,规范整改工地堆放、占道施工43起,责令出入口、道路污染及时清理保洁52次,要求车辆出工地必须先“洗澡”,从源头确保了驶出工地的各类车辆冲洗干净、不带泥上路,有效杜绝渣土运输过程中车辆带泥行驶污染路面、密闭运输不规范抛洒滴漏、车辆行驶过程中尘土飞扬等问题。
抓线路 装上“天眼”监督偷倒行为
在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规范性,杜绝偷盗问题,锡山城管严格实行运输车辆建筑垃圾许可准入、备案制度。今年以来,锡山共审核备案渣土运输线路43条,对不具备渣土运输管理资质的车辆和不符合渣土运输管理有关规定的单位,坚决不予以备案。
针对建筑垃圾(渣土)偷倒行为多发生在夜间,且隐蔽性、突发性强,难抓现行的特点。城管部门全面运用运输车辆GPS系统平台及GPS车载终端设备,给每辆渣土运输车辆装上“天眼”,不给偷倒行为以可乘之机。
今年1月,锡山城管通过GPS车辆监控管理平台,对运输车辆的实时运输线路、出土点和消纳点进行动态轨迹监控,首次成功查处东北塘某工地渣土运输车偷倒建筑垃圾的行为。1月4日,东北塘城管中队队员在夜间巡查时,发现一辆渣土车正停靠在承塘路延伸段附近,一旁空地上散落着一堆渣土,执法队员立刻要求当事人出示相关运输证件,但当事人无法提供任何手续,周边村民则反映称该处经常有渣土车偷倒现象。执法队员随后通过GPS系统平台,调取涉事车辆以及附近车辆的行驶时间、线路图、滞留时间等,果然发现附近共有4辆运输车从出土点开出后分别在附近两处滞留时间较长,就此从一起偷倒案件顺藤摸瓜查处了八起案件,顺利解决偷倒、乱倒垃圾“取证难”的问题,为有效实施处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以来,通过运用科技手段,锡山城管查处渣土运输车擅自处置(运输)建筑垃圾的行为17起。以GPS监控数据为依据,执法人员可以密切了解渣土车在出土点、消纳点、运输线路全程的实时状态,并对车辆的动态信息实行动态跟踪、监控和管理,使违规运输车辆无所遁形,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对渣土运输处置的全天候、无缝隙监管。此外,这一系统所提供的量化数据还可作为考核各渣土运输公司的服务质量及信誉资格的重要依据,实现对渣土运输的信息化管理。
建模式 建临时堆放站进行收运
除工地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外,小区居民、沿街商铺等在处理建筑(装潢)垃圾时,为图省事或为减少费用,往往自行处置或委托装修单位、没有运输资质的私人运输单位进行处理,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往往将装潢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倾倒,更有甚者,会将垃圾随意偷倒、乱倒在绿化带和马路边。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的难度,也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
为此,锡山积极寻求对策,于2012年3月在东亭新明路与资景路交叉口一处面积为3亩的拆迁闲置地块,建设了建筑(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站,在东亭主城区先行建立“临时堆放-定期清运-集中处置”的收运模式,委托有运输资质的单位负责临时堆放站运行管理,为东亭主城区居民、沿街商铺的装潢垃圾谋求出路。
为做好收集工作,城管还组织了城管队员、环卫工人向沿街店铺商户、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告知,并动员物业公司向小区业主发放告知书,提供上门清运服务和联系电话,引导市民主动做好建筑(装潢)垃圾的运输处置。同时,对市民主动运输至临时堆放点的建筑(装潢)垃圾实行免费处置,对于场所应业主或物业公司要求,另行安排车辆上门清运建筑垃圾的,每吨仅收费5元左右的清运费,远低于装修单位、私人运输单位价格,不仅减轻小区居民、沿街商户的处置成本,也提高了建筑(装潢)垃圾的收集率。东亭临时转运站运行以来,已出动运输车千余车次,清运装潢垃圾2.7万余吨,有效减少主城区建筑(装潢)垃圾偷倒、乱倒现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推广该收运管理模式,锡山区今年计划在安镇、羊尖、鹅湖、东港等乡镇街道建设建筑(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站,推行这一收运模式。考虑到东亭城区临时堆放站地块即将被开发利用,将另行选择合适地块异地新建临时堆放站,继续深化落实这一利民措施。
探新路 试水建筑垃圾再利用
在尝试规范化收运的过程中,也存在新的矛盾。虽然中转处置站、石节山消纳点构成的建筑垃圾处置系统减少了偷倒现象,但是垃圾处置费用依然居高不下,“石节山路程远,单趟的运输成本就挺高,往往一天的运输费就要1000多元,如果不能节约成本、降低处置费用,就无法在源头上消除偷倒现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石节山消纳点处置能力也有限,如果完全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等到容量饱和时矛盾就会被激化,“现在就必须提前考虑更合理的处置办法。”
为此,东亭临时堆放站通过与本地一家混凝土企业达成协议,将回收的建筑垃圾中可利用的部分分拣出来,免费提供给企业再利用,“主要是废弃的混凝土块。”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将混凝土先打碎再制作成预制板,然后返回工地上做建筑用料、道路施工材料,使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这样做一方面减少临时堆放站建筑垃圾的运送量,间接减少了处置费,另一方面,混凝土企业可减少原料采购,能实现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减少临时堆放站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双赢。
今年一季度以来,东亭临时堆放站共处理混凝土建筑垃圾80多车,近2000吨,占一季度临时堆放站转运垃圾总量的1/4,因垃圾转运总量少了,仅处置费就节约了近5万元。除了建筑垃圾,分拣出的渣土可以用来填埋在道路两旁,再覆盖上泥土栽种植物,由此形成公路的绿化景观,“统一处置体系成熟后,可以实现循环利用,有堆填需要的单位可以申请使用厚桥堆场的渣土。”
(作者:华伟新;胡姗姣;
)文章热词:锡山;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上一篇:暗访江苏南通拆迁建筑工地扬尘整治 问题多多
下一篇:武汉首座渣土消纳场登场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