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大同:建筑垃圾分类回填一举两得

时间:2014年05月20日信息来源:山西晚报 点击:

    用渣土填坑两个难题都解决大同市采用此办法,2010年至今平整的用地相当于360个足球场长期以来,因为挖沙取土形成的巨大沙坑、土坑,是河道治理和土地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汛期行洪,同时也极大威胁着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城市发展产生的海量工程渣土如何处理,也是管理部门头痛的事。

    从2010年开始,在大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同市市政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将渣土倾倒与沙坑填埋同步治理,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渣土填埋7500万余立方米,恢复用地4000余亩。恢复的土地有的成了公园,有的成了物流园区,还有的变成了果蔬种植园区……

    那么,大同市政管理部门是如何将工程渣土与沙坑填埋进行同步治理的?他们又有哪些管理经验呢?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采访。河岸坑洼地变森林公园 5月12日上午,记者在大同市市政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办公室主任赵芳的引领下,来到大同市市区北部南郊区梓家村村北。该村地块紧邻御河东岸,地下富含沙矿,多年来,非法采沙行为将该处地块挖得千疮百孔,遗留下的沙坑最深处竟达十米以上。

    出乎意料的是,记者从村北的桥洞穿过京包铁路线,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郁郁葱葱,各色树木错落有致,硬化的小路曲径通幽。赵芳告诉记者,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梓家村森林公园。

    在此施工的蓝园绿化公司负责人吴晓东介绍说,梓家村森林公园项目已经完成了近一半工程。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大同市市政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的要求,将沙坑分A、B、C三类土质处理,第一层土质即最深一层填埋砖头、瓦块,第二层填埋土、砂等施工混合建筑垃圾,最上层用纯土层覆盖2米以上。两年来,他们在此已填埋了十几个大沙坑,平整绿化土地数百亩。下一步,他们还将利用此办法,将梓家村村北、马家小村村南的所有沙坑逐个填埋,然后覆盖新土进行绿化,让该处地块变成一个名符其实的森林公园。

    随后,记者又来到大同市市区南部的南郊区艾庄村,该村也曾因为挖沙取土留下许多大坑。现在看来,这些大坑正被逐步填埋,尤其村东已经建成一个果蔬种植园区,园区内是一个个干净整洁的蔬菜大棚。景区用建筑垃圾打底文瀛湖位于大同古城东部6公里处,背依白登山,水域面积达4.7平方公里,自古以来便是大同周边的一大胜景。但近年来,因为源头河流污染,文瀛湖断水干涸。2010年,大同市政府文瀛湖景观绿化工程开工,决心重新恢复湖水旧貌。该工程占地约674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环湖道路长约9.43公里。景观工程包括雕塑公园、城市广场及湿地、森林公园及社区公园、精品商业街、城市时尚花园、城市休闲公园六大主题公园。目前,该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文瀛湖早已成为大同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但谁能想到,这么大一片区域,下面竟然全部是用水泥块等建筑垃圾打的底,水泥块上面铺的鹅卵石,之后才是绿化土层。”大同市市政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的张强向记者介绍说。

    从文瀛湖向北望去,不远处便是白登山,德大高速公路的高架桥从空中穿过。为了山水相映,大同市政府将高架桥下的空洞用渣土垫起来做成护坡,然后覆盖新土将其绿化。“这样不仅处理了很多建筑垃圾,也起到了绿化作用。” 大屏幕监视渣土车行踪在大同市市政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柴增明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大同市地图。与普通地图不同的是,这张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大同市所有的在建工地、未开工工地及分布在四周的沙坑、土坑、垃圾倾倒点。

    与柴增明的办公室紧挨着的是一间“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十几名工作人员盯着大屏幕,屏幕上可以显示出任何一辆渣土车的行车记录,规范不规范一看便知。

    据柴支队长介绍,经过四年的探索与运行,用渣土填埋沙坑、恢复用地,现已取得很大的成功。仅去年一年,就完成渣土倾倒1091万立方米,完成土地复垦700余亩。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复垦面积1000亩,目前已经复垦150亩,填埋渣土271万立方米。

    据了解,大同市区周边拟选定七个回填地址,分别为:市区北面——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马家小村(两个),市区东北面——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古城村、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乡前井村,市区西北面——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安家小村、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小石子村,市区南面——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小南头村。

    ○对话建筑垃圾分类回填可以一举两得

    记者:你们是如何想到用渣土打底或者填埋沙坑的?

    柴增明:从2008年开始,大同进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拆楼、修路产生了海量建筑垃圾。当时,各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城市周边随意倾倒,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大同很多在建项目需要大量的土方回填。经过科学论证,有的项目(比如文瀛湖景区、御河东岸等)底层完全可以用水泥块代替,于是这些建筑垃圾就成了香饽饽。此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部门发现城区周边许多地块,尤其是御河沿岸,因为多年采沙形成的沙坑、土坑,使好多土地荒芜,用渣土填埋,不仅处理了建筑垃圾,还能恢复用地,于是我们就创造出了“建筑垃圾分类回填”的科学方法。

    记者:如何在城建过程中管理好建筑垃圾、保护好施工环境,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柴增明:从源头入手,在管理中标本兼治。具体到建筑垃圾倾倒要做到“两头抓,一线管”,即抓好建筑垃圾产生运输源头(施工工地),抓好建筑垃圾倾倒点源头(倾倒点),实现运输线路全线管理(回执路线)。

    在工程渣土倾倒点选址上,我们要求40多家公私运输车队根据清运需求,与属地管理部门平等协商获得批准后,由支队派出渣土管理员现场评审并摄像备案,最后签订倾倒回填协议。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乱倾乱倒,为全市建成区639辆渣土车安装了GPS设备,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从装车、启运、途中、终点验收的远程全程监控。

(作者:刘俊卿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