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滩涂被侵占 建筑垃圾堆成砖石路
核心提示 “过去7天,我去了好几次,就是为了取证。”昨天,泉州市湿地学会会长、泉州师范学院李裕红教授,向海都记者展示了她拍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对泉州湾河口湿地滩涂被侵占、生态被破坏一事,她特别气愤,将这些图片和视频上传到了自己的社交网络空间,并举报给了相关执法部门。
李裕红教授所气愤的,是最近洛阳新桥和洛阳古桥之间突然多出来的一条“路”。这条路是用建筑垃圾堆砌出来的,横亘在滩涂上,快要“合龙”了,路面宽有五六米,填起来的高度有2米多。用来筑路的建筑垃圾倾倒在滩涂上,红树林被蚕食。
昨日下午,泉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派人前往调查,“肇事者”还是河口湿地附近的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一名水产养殖户刘锦树。一个月前,他曾被举报在同一个地方堆放了大量的沙袋(本报10月5日《洛阳古桥下 沙袋堆煞风景》报道)。泉州市海监执法部门、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洛江区农水局、万安街道办事处、桥南社区居委会等相关人员,随后召开了协调会,都认定了“侵占滩涂是事实”,但具体将如何定性和处置,还需要再进行测量比对,现场没有给出一个准确说法。
【教授举报】 河口湿地滩涂上 工程车进进出出
在李裕红教授提供的图片和视频里,可以清晰地看见,洛阳新桥和洛阳古桥之间,原本平整的滩涂,横亘了一条长长的土路,有挖掘机和工程车进进出出施工,滩涂上没有多少水,一些红树林也被埋掉了。
“如果在高处看,可以发现两座桥之间原本是‘口’字形,现在变成了‘日’字形。”李裕红教授介绍,多出来的一横,就是那条路,起点在新桥中段,终点在古桥的庙宇处。
市民楼先生住在附近嘉琳广场小区,说到洛阳桥下的“施工现场”,他也很气愤。“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会允许建工程?这是破坏啊!”
【记者调查】 建筑垃圾堆成砖石路 路高两米多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现场发现,问题已经比李裕红教授之前的描述更严重了。从洛阳新桥中段一个巨大的户外广告柱附近下车,可以直接进入这条土路,土路周边一大片,都是一些空心砖、水泥块、外墙碎片等建筑垃圾;往下游走,路变窄了一些,但依然有五六米宽,一直延伸到接近洛阳古桥的地方;还有一个缺口正待合龙,长四五十米。
土路中间有一个闸门,下面是石头结构;往上是红色的砖头,从最底层往上数,足有46块,每块高约5厘米,加上砖块之间的水泥层,新建起来的砖石路大约有2.5米高。
如果从靠近洛江区一侧的堤岸往中间看,这条滩涂上的新路,断面特别明显:最底层跟滩涂一样的颜色,往上一点颜色变淡了一些,再上面就是土黄色。
【协调现场】 教授三问:谁建的?谁管的?怎么办?
泉州海监执法部门昨日前往查看现场,随后与泉州湾河口湿地管理处、洛江区农水局、万安街道办事处、桥南社区居委会等相关负责人一起召开了协调会。
李裕红教授现场连发三问:谁建的?谁管的?怎么办?追问下,养殖户刘锦树被请出来,当场承认:“就是我建的,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刘锦树说,他十几年前就向村里承包了这片滩涂,当时一年2万多元;去年通过竞标,又拿到了承包权,每年费用5.3万元,承包期10年,每隔3年还要上涨一些。这片滩涂上养海鲜,只能用咸的海水,但是经常有上游的淡水流入,导致海鲜死亡,给他带来损失,他才想出这个办法。但这并非修路,而是在原来的旧堤基础上,“做一些加固措施”。
什么时候开始建的?没建以前又是怎么养殖的?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对于这些问题,刘锦树拒绝回答。有知情人士透露,大规模往滩涂上运送建筑垃圾“修路筑堤”的现象,是从今年9月份开始,“对方”还曾和保护区管理处的车辆起过冲突,“管理处把车停在工程车前,人离开去吃饭,回来发现车被拖走了”。
【部门说法】 侵占滩涂是事实 定性还需再测量
从洛阳新桥到洛阳古桥,距离725米,中间的滩涂呈现一个长方形。在这片滩涂上养殖海鲜,并不少见,“只要遵循原来的生态,没有进行破坏,也是允许的。但是在滩涂上建了这么大一条路,是赤裸裸的侵占啊!”昨天的协调会最后仍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李裕红教授更感气愤。
桥南社区居委会负责人拿了一张图向记者展示,对这块滩涂曾做过标记,其中还有一条堤岸的标志,与现在的土路大致吻合。不过,这张2004年的图纸,标的是滩涂上的旧堤岸,“涨潮的时候,海水会(将其)整个淹没掉”,位于保护区的红线边界,同样也是湿地滩涂。
“侵占滩涂的事实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具体有多少,需要再进行比对,才能确定。现在真的没有办法给准确的说法。”泉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李裕红教授是11月3日投诉的,他们刚好外出执法;昨天上午看到之后,马上就跟李裕红教授联系,并赶到现场调查。
快刀短评 N葭廿
填滩造路 谁该担责?
谁在填滩造路?泉州湾河口湿地附近的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一养殖户刘锦树承认,他是为了防止海水涨潮冲走自己的鱼虾,对滩涂上原有的旧堤作了“加固”。
这是刘锦树第二次曝光在媒体面前。上次是一个月前,滩涂上还没有这条路,刘锦树堆了20多平方米的沙袋。另外,在靠近河岸红树林片区的洛阳桥桥墩下,还有5袋沙袋将洛阳桥两边的水流阻隔(详见本报10月5日《洛阳古桥下 沙袋堆煞风景》相关报道)。
当时,泉州市文管所接到市民举报后,转给洛江区文体局处理。该局给出的处理办法是“敦促养殖户将沙袋挪出洛阳江面,恢复洛阳古桥及周边的景观风貌”。但是,从现状看,洛江区文体局显然没有执行到位。
这里有三问:一是,像这样填滩毁林、肆意破坏生态的行为,真的只是刘锦树一个人的力量所为吗?二是,问题的性质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非常明白,甚至多个部门可能都知晓了,为什么就是处理不下去,甚至愈演愈烈呢?三是,昨天,各相关部门专门就此事在桥南社区会议室里召开了一个协调会,会上争论激烈,听上去各方都有原因,但没有人愿为此事承担管理责任。到底该谁担责?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福建省的生态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泉州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也进入了冲刺阶段。而在“省级自然保护区”泉州湾河口湿地之上,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古桥旁边,竟任人在眼皮子底下短短一个月填出一条路,如此匪夷所思的事,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发生了。
泉州海监执法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我们希望这个问题能尽快有个说法。本报将继续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