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开启“绿金”模式,杭萧钢构引领建筑全产业链转型

时间:2014年12月24日信息来源:网易 点击:

  过去数十年里,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随着公路、桥梁、机场、车站、写字楼等一大批公共建筑的完成,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材料,国内水泥产量也始终处于高位。

  有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水泥产销量24.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58%,水泥产量年平均增速在10%左右。在专家看来,我国水泥工业的分布密度和产能巨大,导致水泥污染物的排放也非常惊人:水泥工业排放的水泥粉(烟)尘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39%,高居工业排尘之首。

  由此,在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背景下,在“绿色GDP”面前,水泥厂面临着生存危机。在2014年工信部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中,水泥产能不断遭到“阻击”:2013年全年,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在8211万吨以上,占到2013年水泥产能的3.4%。其中,作为“雾霾重灾区”,仅河北一省需要淘汰的水泥产业落后产能就高达3273万吨。

  混凝土是PM2.5主要来源之一 淘汰落后产能迫在眉睫

  来自北京、石家庄、昆明多地的PM2.5来源报告分析显示,各地建筑施工和产生的相关废料、工地扬尘是空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大量使用水泥等传统材料的混凝土建筑造成的空气污染被广为诟病。

  “混凝土建筑从建造开始就需要大量的水源和能源,在工地进行水泥搅拌等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化学排放物更是PM2.5的重要来源。另外,由于混凝土建筑寿命短、抗震安全性能差,等到拆除时,又会大量成为建筑垃圾。”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瑞表示,由于技术落后,我国单位国土面积排放的水泥粉(烟)尘量高达约百万吨,是世界平均值的8.45倍。其中,吨熟料粉尘排放水平是德国的176倍。然而,恰恰是如此严重的污染水平,却在传统的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被大量使用,并为能耗大户即各地的水泥厂提供增长空间,使得水泥厂不断地排放无法回收利用的粉尘和废料,这是典型的“两高一耗”粗放发展模式,也是导致各地“雾霾围城”的元凶之一。

  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首选,以杭州为代表的国内一大批新兴城市也率先打响了阻击PM2.5的战役。笔者获悉,作为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企业,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等钢结构企业联合杭州市科技协会举办了“首届钢结构绿色建筑院士高峰论坛”,提出发展绿色建筑,构建 “美丽杭州”的美好愿景。

  长期致力于国内绿色建筑推广,被誉为国内钢结构建筑第一人的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介绍,大力推进以钢结构为代表的绿色建筑,能够有效淘汰水泥产业囤积多年的落后产能,减少粉尘和废弃物污染,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据了解,2013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不仅针对水泥行业提出了相应的化解产能过剩措施,还特别指出“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建设领域钢结构使用比例,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推广轻钢结构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

  由此看来,钢结构建筑大规模应用前景明朗,随着钢结构应用比例的提升,将严重挑战传统混凝土建筑和相关水泥产业在建筑行业中的“老大”地位。

  新型城镇化存在大量住宅刚需 钢结构住宅异军突起

  6月23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公开表示,随着未来新型城镇化加快,未来将有60%的住房刚性需求。居住需求催生市场机遇,从过去城镇化的经验来看,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施工建造必不可少,但是如何摒弃粗放的建筑产业增长模式,完成更为深入、人性化、节能环保的城镇化,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一边是对住宅产业巨量的刚性需求,一边是绿色环保的生态需求。对此,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直言不讳地表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钢结构住宅是未来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单银木介绍,在大量淘汰水泥等落后产能,减少混凝土传统建筑的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5月份发布公告,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要求不仅考虑节能,更着重强调减排和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空间。

  紧随其后,为了响应新型城镇化热潮,各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纷纷出台,其中,厦门率先出台以返还契税的形式奖励绿色建筑的发展,上海则提出外环以内新建房屋均需是装配式住宅。作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代表,钢结构建筑正式从幕后走向前台,尤其在钢结构住宅领域。

  作为我国工业化绿色建筑集成专家与领导者,杭萧钢构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其钢结构住宅体系越来越完善,具备造价低、工期短、安全性能好、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对于钢结构住宅在节能环保上的优势,副总裁陈瑞如此表示,简而言之就是:“工地的事情工厂做,室外的事情室内做,施工模拟和现场放样的事情计算机做,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事情少做。”

  值得注意的是,由杭萧钢构自主创新研发,“钢管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已经成功申请国家专利,这种高度工业化、标准化的钢结构住宅体系不仅能有效协调建筑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还能充分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对建筑功能的各种需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模式;符合“四节一环保”标准的绿色建筑,还能大幅降低建造成本、缩短工期、提升住宅安全等级。

  来自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表示,随着各地绿色建筑奖励措施的进一步完善,钢结构住宅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对淘汰以水泥产业为代表的落后产能起到促进作用,也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更符合“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对填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绿色建筑的巨大缺口,具有关键性的“补位”作用。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