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中国房地产消耗世界四成水泥和钢材

时间:2015年03月27日信息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

中国房地产消耗世界四成水泥和钢材

  阳光下,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水泥构件崭新而精致,很快,它们将被运往各自的工地被迅速吊装上楼。

  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关注绿色环保,却鲜有人认识到我们居住的房子却是能耗大户。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过工业和交通方面,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1%。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城市的垃圾与建筑有关的占到40%左右……

  触目惊心的数字下,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在行动,如万科探索住宅产业化、降低能耗、生物循环技术等技术研发应用;方兴、招商利用成熟技术进行综合应用,探索生态城市的建设运营;当代、朗诗等企业在消费层面上,进行降低能耗、净化空气、提高舒适度等方面的应用。

  政府和部分企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动正在改变我们曾经熟悉的地产行业。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又能为绿色地产,为蓝天白云,做些什么呢?

  □现状

  房地产消耗世界四成水泥和钢材

  作为当前全球第一建筑大国,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新建房屋占全球一半以上。

  由于长期依靠粗放发展模式,我国建筑业施工环节中,从水、电、能耗到人力资源,再到时间成本,浪费都极其严重。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引用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

  资源消耗的同时则是能源消耗。

  据悉,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过工业和交通方面,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1%。同时建筑用电带来的间接排放加上建筑使用初期能源所带来的直接排放共占21%左右,仅次于工业排放。在中国,建筑使用能耗也占全国总能耗的接近30%。其中,主要是水电消耗,尤其是北方冬季的采暖能源消耗。

  而对环境的影响方面,一方面是建筑物本身运行时产生的排放,另一方面则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这几乎涉及到房地产所有与建设环节相关的上游企业。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房地产业是钢材需求的大户,房地产业用钢占整个建筑业用钢的50%以上。根据历年建筑行业钢材消费情况,我国建筑行业的钢材消费量占整个钢材消费量的50%左右,其中房地产业用钢占整个建筑业用钢的50%以上。

  此外,建筑业还产生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如施工噪声、建筑粉尘、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室内污染空气等。

  从粗放的黄金时代开始进入精细化的白银时代的中国房地产行业,亟待改变目前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现状。

  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足5%

  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建筑业,还存在大量的浪费。这种浪费一方面表现在使用年限超短,从毛坯到精装浪费大,一方面则表现在资源回收利用率极低。

  有数据显示,英国的平均住宅寿命为132年,美国为74年,日本为60年,而我国新建的住宅使用年限最低仅为25-30年。据统计,我国每年老旧建筑拆除量已达到新增建筑量的40%,远未到使用寿命限制的道路、桥梁、大楼被拆除的现象比比皆是,带来的浪费尤其严重。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有上亿平方米的住宅交付使用,其中精装修房只占少数,大量毛坯房需要重新装修,从而产生巨量废弃。

  目前我国每年建筑物拆除量高达数亿平方米,然而资源价值极高的建筑废弃物利用率却极低。具有资源化利用价值的废弃混凝土大部分仅作填埋或初级利用,浪费了巨量的建材资源。

  2015年1月29日,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约为15.5亿—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产量惊人。而这个数字还在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而逐年递增,至2020年左右,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可能达到峰值。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郭海斌告诉记者,以北京为例,其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多达4000万吨。据测算,每10000平米的建筑施工面积平均产生550吨建筑垃圾,而建筑施工面积对城市建筑垃圾产量的贡献率为48%,据保守估计,未来10年,我国平均每年将产生15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

  郭海滨表示,对于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我国处理的方式目前主要仍为填埋与露天堆放,易产生大量环境问题并占用宝贵土地资源。并且,因为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对其管理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各地方政府也对建筑垃圾处置企业缺乏热情,导致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资源化率95%,只有不到5%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

  民众认知匮乏

  与房地产行业日益严重的能耗与排放现状相反,普通民众对此的认识却远远不足。记者对身边的亲友做了简易的调查,大部分人都把绿色地产等同于绿化率高的项目、恒湿恒温恒氧的科技住宅,只有少数人意识到绿色地产中节能减排、可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在京华时报地产周刊与新浪乐居联合进行的网上调查结果也并不乐观。

  调查显示,购房者普遍愿意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但同时对绿色环保房子的概念并不完全明晰。根据调查结果,更多的人认为绿色地产是节能环保、绿化率覆盖很高、可以实现生态循环的房子,但对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并没有太多认识。另外,被调查对象中认为房地产是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人和不认为房地产是非高污染行业的人不分伯仲。而在认为房地产是高污染行业的人群中,七成以上的人认为建筑垃圾污染是房地产带来的主要污染。

  虽然认识上还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但49.73%的人表示愿意为低排放、可循环、减少建筑垃圾的房子付出更高的代价,但七成以上表示,可接受的价格低于5%。

  □行动

  企业多方探索

  >>万科

  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

  近日,远大可建公司19天搭建57层高楼的视频一度刷了朋友圈的屏,这种几乎颠覆普通人对盖房子认知的方式,并不是个例。万科早在1999年建立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类似的尝试。董事长王石更是多次提及“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并将住宅产业化列入集团重要的战略目标,甚至将其视为万科必然的出路。

  只不过远大可建采用的是商用建筑更普遍的钢结构,而万科尝试的则是民用住宅中最常见的混凝土构件。通过数字化控制设备,将精密符合设计尺寸的楼板、楼体、外墙等,从流水线上生产下来,经过检验合格,再运送到施工现场吊装到位,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而且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粉尘污染。数据显示,采用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可以节约水泥12%,模板消耗降低27.5%,节省脚手架钢材85%。王石认为,如果整个中国建筑住宅行业,实现住宅产业化,可为当年中国节能贡献12.42%。

  在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同时,万科还在积极研发更多新的技术,如室内空气除霾、生物技术净水、智能化管理等。如生物净水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社区水景管理成本,在每年第一次放水时,将特殊的生物菌加入,一年期间水质都可以清澈见底,而一般情况下,要保持清亮的水质,不得不在20-30天就得换一次水。这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80%的水景管理成本,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

  此外,万科在精装修、绿色建筑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据万科相关负责人透露,万科主流住宅产品都采用了精装修,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的住宅,占到全国同类住宅总量的三成之多。

  >>方兴

  从单体绿色到集成绿色

  与万科积极探索新技术不同,著名央企中化集团下的方兴地产采取的则是充分利用成熟技术,进行整合,将单体的绿色建筑集成化,建立生态系统,其典型的案例则是长沙梅溪湖项目与金茂府系产品。前者通过以“生态、节能、创新、科技”的理念为指导,尝试建造一座生态低碳城市,实现了超低人均碳排放量和100%绿色建筑。后者则通过三恒系统、毛细管网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新风系统等成熟技术,为消费者实现了更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较低的能耗。资料显示,长沙梅溪湖低碳新城建成后,人均碳排放指标将达到北欧标准,为4.3t/y。按照2010年中国人均碳排放标准为6.8t/y计算,碳减排量降低了40%,对环境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方兴地产产品管理中心绿色研发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绿色战略已经上升为公司主战略,一方面建设低能耗低污染高舒适度的绿色建筑,并努力将绿色建筑集约化形成生态城市,另一方面则积极推进行业发展,建立行业标准。据其透露,目前方兴地产先后打造出了像上海金茂大厦、上海国际客运中心、上海航运中心、北京凯晨世贸中心、北京金茂府、长沙梅溪湖低碳新城等一系列中国地标项目,同时参与了5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朗诗和当代则更关注消费者的居住体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恒湿恒温恒氧、新风换气、空气过滤、隔音减噪、降低能耗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他们的努力方向,正如当代置业总裁张鹏所言,“我们做绿色地产不是为了绿色而绿色,而是因为健康、舒适才做绿色。”

  政府加大扶持

  对于绿色建筑,相关部门近些年来陆续出台多个政策鼓励措施。

  2004年9月,“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实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次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完善。2015年1月,为了推进绿色建筑,住建部发布了酝酿8年之久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目前国家已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绿色建筑发展,国家对绿色建筑实施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5000万元。除了资金补助外,各地还有容积率补偿,如凡是获得绿色建筑一星认证的容积率返还1%,二星返还2%,三星返还3%。

  地方上,深圳、北京等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把绿色建筑标准设为强制性门槛。以北京为例,从2013年6月1日起,要求新建建筑基本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并在全国率先将绿色生态指标纳入土地招拍挂出让,同时,“十二五”期间,北京要创建至少10个绿色生态示范区。按照新的建筑标准,北京每年可节约3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节约了50万个家庭一年的能耗,或70万辆小汽车一年的能耗。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共计节约75万吨标准煤。

  民众加强认知

  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外,民众的参与成为推广绿色建筑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近日,“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表示,绿色建筑推广发展,重要的是让民众可感知,“绿色建筑发展到现在,要让绿色建筑走出设计室,大众化、普及化是关键。”

  仇保兴进一步表示,发展绿色建筑,让民众参与,首先要让民众感知到发展绿色建筑的好处,以日常的生活用水为例,仅可视化的节水设施,就可以节水15%以上。此外,要利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优势,整合目前分散的绿色建筑物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董事长鲁贵卿表示,房地产要绿色起来,首先需要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而目前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是个很好的机会,从自身做起,减少资源的浪费;其次,建筑行业要加强自律,从自我做起;再次,政府应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明知故犯的从严惩处;最后,树立一些典范,哪个城市规划好,哪个项目可圈可点,加大推广经验的力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拥有碧水蓝天。

  □困境

  成本高、产能低

  毋庸置疑,从目前万科等企业的实践看,因为使用量不足,用流水线上下来的构件装配的建筑成本高于目前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建筑。“这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北京住总工业化住宅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杨虓的话一针见血。杨虓告诉记者,工业化的优势在于大规模生产应用,但真要大规模预制构件,北京现有的三个构件厂产能根本不够;但要提高工厂的产能和规模,就得扩大应用构件的建筑规模。

  据了解,目前北京只有三个混凝土构件厂,产能很有限。以杨虓所在的构件厂为例,目前该厂预制面板采用的是河北新大地产的流水线,每天开足马力生产,产能不过才100方左右,而一座1万平方米的建筑体,至少需要3000方混凝土面板。也就是说,这条流水线满负荷运行的话,一个月才能完成这样一座建筑的混凝土面板。而2014年北京竣工的商品住宅面积达1804.3万平方米,住宅施工面积为6999.7万平方米。

  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

  工业化生产最大的特点是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当房地产项目都开始尝试模块化时,构件的生产却很难实现标准化。“每个项目和每个项目的设计需求都不一样,往往换一个项目就需要一套模具,而模具的成本很高。”对此,杨虓也很无奈。在杨虓看来,这个主要还是需要政府引导,建立行业标准。这方面日本做得非常好,标准化构建带来的便利不仅仅是建筑搭建本身,甚至影响到下游的装修环节、家电生产环节。

  认知度低、参与度不高

  认知度和参与度上,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表示了同样的担心。

  一位受采访对象表示,尽管他们的项目推进时,就经历了地方政府从不理解到过度期望的过程。“整体来说,地方政府还是配合的,但是因为对这方面认识不够,所以一开始担心引入我们的项目会带来招商成本的上升,等后来明白了,又过度期望,把一些指标定得很高,我们又不得不努力让他们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地方政府的认知需要提高,而作为消费者的认知更需要提高。据记者了解,目前尚未能大规模生产的状态下,采取住宅产业化模式搭建的项目成本要高于传统模式的项目,但在万科做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时,因为消费者的不理解和担忧,北京某项目的试点楼座不得不以低于其他楼座的价格销售。

  垃圾处理方面,也有同样的疑虑,因为目前的堆放、掩埋处理成本过低,企业对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并不上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崔愷表示,很多建筑完全是可以保留和改造的,而不是拆拆建建,由于垃圾处理的费用相对不高,拆了重建的成本比保留改造的成本低,于是大拆大建就很常见。郭海滨则告诉记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发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健全建筑垃圾处置利用的全产业链,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这些创新工作都需要社会多方合作完成。

  □观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崔愷

  政府应加大力度立法和督查

  整个建筑行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一个亟须改变的行业。首先,政府应该在立法层面作出相应的规定,找一个专业的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其次,加大执法力度,用查腐败的力度来做环保的事情,使环境保护常态化;第三,建立诚信制度,如果诚信上有瑕疵会有相应的惩罚。“据说兰州这几年不错,蓝天比较多,兰州本身是一个没有风的城市,以前污染比较严重,后来政府在很多企业设专人督查,驻现场办公,情况就明显改观。所以,政府应加大力度来立法和督查,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董事长鲁贵卿

  建筑行业要开展绿色行动

  建筑行业的绿色行动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绿色建造”。在项目规划之初就应该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尊重历史,尊重自然,顺势而为,不要随意破坏环境,要对山水环境有敬畏之心。其次是“绿色施工”。可以进行资源化处理,比如雨水收集系统、施工降水与用水循环使用、建筑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等。国家需要出台一些政策给予鼓励和扶持,另外还需要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

  第三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建成以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能源节约和重复利用,发展洁净能源。比如说光伏产业,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洁净能源,减少一些能源的消耗,对环境就好了。

  第四是“绿色城区”。将一个城区建成绿色、环保、节能、人文的,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要产城融合,以人为本。以前农业社会是村落居住,工业社会是城市居住,现在信息化社会应是城镇居住,要多发展一些功能不同、互为补充的“卫星城镇”。

  在鲁贵卿眼中,以上四个部分是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作者:鲁欢;邢飞;桂瑰;潘秀林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