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首钢建筑垃圾再生变资源

时间:2015年04月08日信息来源:钢联资讯 点击:

    2015年3月27日,记者来到首钢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走在松软的“石子”路上,要不是远处几台铲车的马达轰鸣,真不会想到这整洁的场地竟是一个处理建筑垃圾的地方。首钢资源公司总经理张福强介绍:“现在已经累计接收了首钢园区拆除的建筑垃圾9.6万吨,其中混凝土类4.3万吨,砖瓦类5.3万吨。截至目前,有5万吨已经处理好。”

    原本是首钢石景山厂区处理钢渣的地方,随着首钢北京地区钢铁主流程的停产,其钢渣处理业务也随之结束了历史使命。为解决首钢北京园区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促进首钢能源环保产业转型发展,首钢环境公司自2011年起,提出利用首钢原钢渣处理生产线改造建设首钢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生产线,得到总公司及北京市各委办局的大力支持。此项目也被列入《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北京市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折子工程”,进入“北京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同时,项目采用首钢自主集成创新的工艺技术而被市国资委列为科技创新类项目获2700万元补助支持。首钢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实施,可实现首钢石景山厂区建筑垃圾的就地拆除、就地处理、就地利用。

    随着首钢园区拆除改造工程的深入,首钢环境公司现已将首钢钢渣厂变成了北京市首座全封闭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这个项目占地152亩,设计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与传统的填埋法相比,每年仅土地方面就能节约用地100亩。

    “你看,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除尘系统装置,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扬尘,实现清洁生产。”记者走过去,在这个设备的锥形底部布袋子中抓了一把收集的灰尘,很细,像面粉一样。“怪不得觉得这里很干净,原来是这些设备的功劳。”

    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虽然是全封闭的,但是砖头、水泥块在粉碎过程中还是会产生粉尘。为此,这条处置线配置了多个这样的除尘器,就跟家里吸尘器的原理一样,从处置线的内部把尘土吸过来,用布袋过滤收集,而且不仅是除尘这么简单,这些收集的粉尘也是“宝”。“你刚才说像面粉的粉尘,可作为优质原料用于道路用无机混合料。”张福强介绍。

    走进处置线的车间,推开大门便到巨大声响,足有几层楼高的机械设备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流水作业。送料口是一个离地三米多高的大漏斗,不时有大铲车开过来,举起大铲子把建筑垃圾倒里面。

    “这个声音是破碎机发出的,现在是在处理混凝土类建筑垃圾,运送来的建筑垃圾首先要根据里面成分,按废混凝土类和废砖瓦类分类堆存和分批次上料。经两级破碎、三级筛分、两级磁选、两级风选、一级水选及人工拣选等工序去除废金属、废木材、废塑料、废织物等杂物并回收渣土,最终得到不同规格的再生骨料产品。”张福强大声向记者介绍。

    记者看到,这台机器正呼噜噜地往“嘴里”塞着大块的混凝土,一番轰隆隆的“咀嚼”后,吐出较小的混凝土渣块,通过传送带,送到另一台设备上进行筛选;筛选过后的混凝土渣块变成了颗粒状,出料前,还要经过“选拔”,根据未来建设的需要,这些再生骨料会被分成不同规格。

    张福强自豪地说:“由首钢环境公司设计技术中心和首钢资源公司设计的这条生产线具有科学、有效的除杂功能,且产品粒型好,产品质量得到市公联公司、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冀东混凝土公司等单位高度认可。国内建筑垃圾领域相关专家参观后表示,这条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目前在国内是最好的。这些再生骨料产品可替代天然砂石应用于混凝土搅拌站、预拌干混砂浆、道路用无机混合料、砖、砌块等领域。首钢发展建筑垃圾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刚才看到选出的废金属可作为废钢原料用于我们的钢铁主流程生产,分选出的废木材、废塑料、废织物等杂物,可作为高热值原料用于首钢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生产的各类再生产品又可回用于首钢北京园区开发建设中,充分体现了首钢集团内部的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闭路循环’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管理办法和规范的处置场所,北京市的建筑垃圾多采取扔弃、填埋等简单方式处理,循环利用率很低,不但占用大量土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而且对资源也是一种巨大浪费。事实上,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减少建筑垃圾的最好方式,并且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许多国家和地区认为建筑垃圾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英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8%,新加坡的为63%,香港的为80%,日本很多地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已经达到95%。

    “目前这个项目处于试运行阶段,我们整个团队正在攻坚克难、总结经验,为的就是今年6月份的正式投产。这个项目是北京市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首批示范项目之一,未来将成为北京市首批——集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研发一体化的环保中心。北京每年有大约3500万吨的建筑垃圾,这个产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很有信心。”张福强坚定地说。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