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潍坊:建筑垃圾“围城” 为啥有“家”不回

时间:2016年01月11日信息来源:潍坊晚报 点击:

  1月4日以《撞毁限车杆,偷偷倒垃圾》为题报道了潍坊市寒亭区祥亭街与白云路交叉口附近被倾倒上建筑垃圾,市民盼相关部门加强管理的报道。建筑垃圾随意倾倒严重影响市容和市民的生活,究竟该如何处理建筑垃圾,对于随意倾倒行为如何管理,连日来记者对此展开了走访调查。

  现场

  拿铁锨在建筑垃圾堆里翻,拾荒者忙“淘宝”

  记者在潍城区豪德贸易广场和豪杰钢材市场南侧的东西道路上看到,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遍布整条街,每隔十多米就能见到一个建筑垃圾堆,里面多是些水泥块、砖头还有拆迁留下的土堆等。记者还发现了一堆白色的编织袋,里面装满了废弃的装修材料,看样子像是刚刚被丢弃的。

  据在豪德贸易广场做生意的刘先生介绍,这些建筑垃圾都是附近居民和商户倾倒的,因为地处偏远,无人管理,时间久了,就成了一条建筑垃圾带。“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往这边倾倒。原来的时候都是趁着天黑倒,现在白天都有人明目张胆倒。”刘先生对记者说,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管理一下,还这条道路本来的面貌。

  在奎文经济开发区金山居拆迁现场,几座破旧楼房前面是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附近居民、来往行人看着碍眼,却乐坏了附近的拾荒者。

  一位头戴红色帽子,手戴胶皮手套的中年男子正拿着铁锨,弯腰在建筑垃圾里翻拣着一种白色PVC塑料管。该男子告诉记者,他姓张,从临沂沂水一路拾荒来到潍坊,近几天一直在这片工地上翻拣建筑垃圾。“有些钢筋铁丝之类的比较值钱,但已经被人挖得差不多了,我看看能弄多少算多少。”张先生对记者说。

  在金山居拆迁现场对面一处闲置的空地上,也堆积着建筑垃圾。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建筑垃圾,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卡车运往“坊子大坑”(建筑垃圾消纳场)集中处理,一车花费40元。

  探访

  砖厂停工留下一片大坑,用于填埋建筑垃圾

  坊子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工作人员徐先生向记者介绍,消纳场选址在坊子区北海路和八马路交叉口附近。这里原来有好几个砖厂,因为烧砖用土,地被挖出一个个大坑。前些年几个砖厂相继停工,留下一片大坑,比较适合填埋建筑垃圾。

  1月5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这片土地分布着瓦片、砂石、土堆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垃圾。一辆十轮卡车拉着建筑垃圾来到这里后,司机将一张卡片交到值班人员手中,然后将建筑垃圾倒进大坑里。记者看到,该卡片上写着清理建筑垃圾的联系电话以及“禁止乱倒乱卸生活垃圾、化工肥料”的提示。

  据了解,坊子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容量约为55万立方米,中间修筑了1条主道路,将场区划分为不同的处理单元,建筑垃圾按照不同的类别运送到分属的单元区域进行暂存和整理,继而按规划进行填埋、压实。

  “十轮卡车来此处倾倒建筑垃圾的收费标准是40元/车,超过十轮的是50元/车。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是倒进这些大坑里,等填满后再盖上一层厚厚的土,上面栽种一些花草、树木等植被。”值班人员对记者说。

  探因

  市区仅一处消纳场,有单位嫌远还疼花钱

  何来这么多建筑垃圾?记者从潍坊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了解到,目前中心城区每年大约产生建筑垃圾70万立方米,只有坊子区一家建筑垃圾消纳场,奎文、潍城和寒亭等地暂时都没有。建筑垃圾多面临没有合理倾倒、处理场所的尴尬境地,由施工单位自主寻找暂存或倾倒场地,出现了建筑垃圾被倾倒在废弃的耕地、沟壑或者河道的情况,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空气和水体污染。同时,由于垃圾消纳场远离中心城区,很多人嫌远或者麻烦而选择就近倾倒。

  很多人选择将建筑垃圾随意倾倒,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愿承受运输建筑垃圾产生的费用。根据《潍坊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运输,运距在10公里以内的,最低限价为23元/立方米,处置难度较大的可协商在最低限价基础上向上浮动,但托、运双方需签订协议;运距超过10公里的,每增加1公里每立方米增加1元。上述价格仅包括装卸、运输费用,不包含建筑垃圾消纳费用。

  此外,关于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也存在不少问题:没有统一标识、密闭改造,沿途撒漏严重,给环卫工人带来了很大工作压力;部分车辆无牌无证或遮挡车牌;建筑垃圾运输多数在夜间作业,野蛮行驶,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等。

  那么,建筑垃圾到底归谁所管?对于随意倾倒的行为,有什么相关处理办法?7日下午,记者联系了潍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只负责监管乱倒生活垃圾的行为,对于建筑垃圾,需要联系住建部门。随后,记者联系了市住建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负责建筑领域内的建筑垃圾,在路面上乱堆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属于城管部门的管理范畴。

  出路

  变成再生资源,需政策和资金扶持

  据了解,除了建大型消纳场进行填埋外,让建筑垃圾变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被业内人士视为一种更理想、更合理的出路。这种做法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筑垃圾的回收加工再利用,在技术层面上已经有了成熟的模式。日本、新加坡等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又高的国家,资源化循环利用已成为建筑垃圾处置的第一选择,把建筑垃圾加工成混凝土、环保砖等产品,重新变成建筑施工的材料。

  不过,建筑垃圾处置资源化、产业化的理想很美好,真正做起来却没那么轻松。首先是进入的门槛很高,一方面要有合适的大场地建加工厂,另一方面购买技术和设备动辄投入上千万元。其次在运营过程中,生产成本也偏高,在目前产品相对单一的情况下,还无法单靠产品销售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专家表示,目前可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开发、市场运作”的方式,政府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对实现再生利用的建筑垃圾,财政按每吨给予定额补贴奖励。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研发领域,对此类项目的投资给予政府贴息贷款支持。

  此外,还要制定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的政策措施,强制规定建筑工程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并列入工程考核指标,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的生产量等。

(作者:陆菁菁;郑波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