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陈家珑:让每一方建筑垃圾找到它合适的“去处”

时间:2016年03月18日信息来源:中国建材报 点击:

陈家珑:让每一方建筑垃圾找到它合适的“去处”

    “我觉得新闻出版界政协委员的这一提案提的非常好,其中,对资源化的认识以及建议是恰中要害。”当得知3月8日全国新闻出版界部分政协委员提出“加快推进建筑垃圾100%资源化产业发展”的提案时,陈家珑欣喜地对记者说。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必由之路

    建筑垃圾资源化指的是通过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各种可利用资源,既解决建筑垃圾处置、消纳问题,又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处置办法。

    而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置一般采用填埋、堆放、回填的方式。建筑垃圾填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填埋和堆放占用大量土地,更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与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置方式相比,资源化是解决垃圾围城最好的处置办法、最科学的途径。

    去年12月20日,我国发生举国震惊的“深圳滑坡事故”,并被认定为“由建筑垃圾受纳场渣土堆填体滑动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让举国上下沉浸由建筑垃圾带来的悲痛之中。

    陈家珑告诉记者:“‘深圳滑坡事故’的确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但同时,这个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再将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填埋将可能带来更大、更多的安全事故。国外发达国家早已经走上建筑垃圾资源化之路,同样,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我国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尽快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提案中,针对当前建筑垃圾行业的发展,一针见血地指出阻碍行业发展的症结,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比如解决好隐患问题、出路问题、观念问题、政策问题、管理问题等,对此,我表示非常赞成。”陈家珑将提案中提及的问题一一列举,并针对性地作出一些分析。

    在转变大众观念问题上。陈家珑认为,正是由于我国公众、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建筑垃圾的认识不足,导致我国一些城市出现建筑垃圾围城危机,甚至发生“深圳滑坡事故”。

    过去,由于城市人口少,拆迁量小、建筑垃圾的惰性属性、建筑垃圾可回填等原因,建筑垃圾的产量很小,的确还不足以威胁到公共安全,给公众也留下了“建筑垃圾不足为害”的印象。

    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地铁、地下工程的发展,建筑垃圾越来越多,近十年来更是呈现爆发式地增长。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处置方式对待,将直接威胁公众安全。

    所以,在面对建筑垃圾量的剧变时,第一,转变社会公众乃至政府相关部门的观念:不仅要树立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填埋威胁公众安全的观念,还要树立垃圾是资源,是城市矿产的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处置方式才能跟着转变。第二,还需提出明确的目标,例如,《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在五年内“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建立建筑垃圾等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建设循环型城市”,通过设立目标促使我国建筑垃圾行业快速进入发展阶段。

    在管理等方面。“九龙治水治不了水。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管理部门实在是太多,缺乏完整的规划以及管理监督体系,导致目前产业发展困难。”陈家珑对记者说。

    建筑垃圾的源头——拆迁,由各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管理;建筑垃圾的运输归属道路运输管理局、市政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管理;建筑垃圾的最终处置归城市市政市容委员会;如果能最终制造成再生产品,又归属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管理……多部门管理制度,导致建筑垃圾处置行业被完全割断,多部门分头管理最终导致“无部门管理”。

    因此,想要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筑垃圾资源化中的带头作用,确立一个从建筑垃圾源头到产品全过程的管理机构。

    “单纯的市场化难以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在产业发展初期,设立一个权威的管理机构有力管控建筑垃圾原材料,处理单位的资质、再生产品的应用等,还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公众转变观念并接受建筑垃圾再生产品、降低再生产品成本、保证再生产品质量、减少二次污染等。”陈家珑对记者说。

    第二,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此,陈家珑建议:“在今后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垃圾填埋要高收费,垃圾资源化实行低收费,用价格杠杆引导着大家将建筑垃圾资源化。”

    第三,树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三全”管理模式。陈家珑建议,“建筑垃圾资源化不能等到垃圾形成以后,才想到处理它。而是在每一个项目开始时,在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综合考虑全产业链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在产业定位方面。“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问题必须要有专业的产业做支撑,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方能将建筑垃圾利用起来,否则资源化只能是一个空话。而资源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能够促进其发展的定位。”陈家珑说。

    建材行业分支下的一些传统产业一般被划分为“一般建材产业”,指的是那些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产品并不环保的产业,这些产业都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受限产业,行业发展会受到种种条件限制。还有一些新兴的环保建材产业被划分为“环保产业”,是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的产业。

    陈家珑告诉记者,“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对解决城市建筑垃圾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必须要将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定位为‘环保产业’,才能依据产业特点,制定合理的政策、标准,促进产业的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任重而道远

    “随着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将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此,我作为一个行业人士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支持。

    但就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政策、处理水平等来说,我们离建筑垃圾100%资源化尚有一段距离,也不可能完全资源化。政府部门、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在涉足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之前,要综合考虑到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现状,有规划、有措施、有保证地逐步发展行业。”陈家珑真切的说。

    在陈家珑看来,企业在进入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中需要面临这样几个问题。其一,城市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供应量都是随机的;其二,建筑垃圾不能长途运输,最佳运输半径不超过50公里。一旦超过,不但运输费不合算,而且会造成更多污染,违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环保之意。不定量的建筑垃圾难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以苏州市为例,苏州市政府在全国招标,引进了一家建筑垃圾行业优秀企业。但是在引进这家企业之前,政府并没有完全考虑和解决好原材料等问题,导致这条年处理量100万吨的生产线去年只处理了20万吨建筑垃圾,苦不堪言。

    对此,陈家珑表示,目前各地方政府在引进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时不要急于求成,要提前做好规划。政府做好政府的事情,企业做好企业的事情,政府要帮助解决企业解决不了的事情,在政策、管理、法律、原材料、设备、建筑垃圾处置技术等都有保证的情况下,再大力发展建筑垃圾处理厂,让每一方建筑垃圾都有地方可去,让每一方建筑垃圾都成为绿色材料。

(作者:黄莹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