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六安:建筑垃圾归向何处?

时间:2016年03月25日信息来源:皖西日报 点击:

  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开发、大规模城中村改造,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居所。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伴随而来的还有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的快速增长。

  这些被称为“城市建筑垃圾”的废弃物,出现在郊区、道路两侧、沟渠,有的甚至直接倾倒在河流、湖泊、池塘里,给城市空气、水体、土壤带来严重污染,也带来了视觉污染,已演变成城市之“痛”。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筑垃圾的“游击战”
  “你看,这是昨天晚上人家偷倒的装潢垃圾,我们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清理。”3月18日,城区河西三环路,六安市城管局联合执法支队有关负责人正在调度挖土机对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装运。记者在清理现场看到,大片的装潢废弃物堆满了路边地块,有的甚至压歪了路边的小树,肆意堆放,与周边的环境极为不衬。
  “近年来,城区装潢垃圾偷倒乱倒情况是我们工作中面临的棘手问题,在治理过程中常常是防不胜防。”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六安市城管局联合执法支队每月定期两次对城区周边建筑垃圾进行发现清理,年终再进行一次大扫除,发现一起处置一起,清理之后树立警示牌,可即便这样,还是阻止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记者在河西三环周边以及312国道一带,发现了更加密集的建筑垃圾倾倒点,五颜六色的垃圾袋、砖块、板材,生活垃圾,让原本清爽的马路、国道变得有些杂乱不堪。
  顺道一直往城市西边,在六安市裕安区老徐集路入口处,一大片建筑垃圾群绵延近一公里之长,令人触目惊心。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近一两年时间,这里几乎成了约定好的垃圾倾倒场,隔三差五就有车辆向这里运送各种建筑或生活垃圾,天气暖和的时候,周边蚊蝇四起,气味难闻。据悉,因该地块处城郊结合部,不属于城管局执法范畴内,久无人问津导致垃圾肆意蔓延。
  物归何处直逼治理难题
  据六安市城管局联合执法支队有关统计数字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六安市城区2015年产生建筑垃圾就达550万立方米,目前六安市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基本是回田参与绿化或有序填放。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建筑垃圾来自于房屋建设、市政道路建设等工程产生的渣土,基本采取回田方式,在城市绿化中实现重复利用。一部分则被送往城乡结合部低洼地带或丘陵地带,进行填埋。
  可是,还有一部分产生于民宅或私人场所的建筑垃圾该物归何处?近年来,修缮房屋带来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成了困扰很多居民的“老大难”问题。相比较于新小区、新住宅楼房,老住宅楼没有建筑垃圾堆放点,那么装修居民家中清理出来的旧沙发、旧橱柜以及零散的砖瓦、碎片究竟该如何处置?
  “没有固定或指定的堆放点,我们压根也不知道将这些垃圾往哪送,索性找个偏僻点的地方倒掉了。”采访中,一些正在进行房屋装修或门店修葺的群众表达了这样的困惑。
  “此处禁止乱倒建筑垃圾,违者重罚”。在城区不少路段,都能看到这样的警示牌,尽管城管方面绞尽脑汁,却总是差强人意。树立警示牌的地方乱倒现象如今依然存在,尴尬的背后是困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对于居民生活垃圾或装潢垃圾,还没有明确的指定倾倒点,导致乱堆乱倒现象屡禁不止。
  远离垃圾 探索路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六安市建筑垃圾处理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分类、运输收集等管理办法,处置方法基本靠填埋或露天堆放。填埋后的建筑垃圾可降解性差,耗用大量可耕土地,给环境带来长远的破坏,污染了自然生态环境,也损害了城市形象,给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
  “建筑垃圾中因含有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成分,它们不仅难以生物降解,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处置不当也会危害周边居民的生活。”采访中,有关人士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应该积极探索建筑垃圾处置新方法,希望能实现集中资源化处理,减少建筑垃圾对生活对城市的污染。
  “偷倒现象防不胜防,是目前我们工作中的难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讨关于民宅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处置办法,加大宣传引导,努力让城区随意乱倒垃圾现象从源头上得到治理。”六安市城管局联合执法支队有关负责同志说,位于裕安区紫园村的800万立方垃圾填埋场正在交付使用,相信对下一步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