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陕西用建筑垃圾修筑高速路基 创新让城市与公路建设互为吞吐
今年6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陕西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一段看似普通的高速路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注意。这条横卧在关中腹地的西咸北环高速公路是我国首条以建筑垃圾为主导筑路材料的高等级公路,它的通车,生动诠释了“变废为宝、兴利除弊”的绿色循环发展理念。陕西省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循环利用的做法得到了张德江委员长的高度肯定和鼓励。
西咸北环线高速
垃圾围城激励创新填补行业空白
近年来,陕西省高速建设进程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投资5000亿元,建设高速公路1600多公里,新建、改建干线公路约6000公里,完善提升农村公路约6000公里,需要砂石、填土等建筑材料达数亿吨,建筑材料需求量巨大。
在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初期,筑路砂石材料的选择、物色是绕不开的问题。新建高速公路敢不敢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既是政府、业主践行环保、绿色意识的机遇,也是对国家、省级重大项目质量控制水平、项目科技含量的由说到做的一次重大检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也成为科研单位、建设单位立项研究、破题的重点和难点。据西安公路研究院科技研发推广中心主任徐希娟介绍,“2008年、2009年西安市频频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给了我们启发,也激励我们大胆探索、破题。”最终,决策者将城市建筑垃圾应用到这一重大公路建设项目当中。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放眼望去,八百里秦川农田遍布、城镇林立。多年建设产生了数以亿万计的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中的可利用部分应用到高速公路筑路中来,探索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之路,缓解垃圾围城、变废为宝,现实意义重大。
西安公路研究院就建筑垃圾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对西安及周边城镇的建筑垃圾分布、性质、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验、论证,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西安北环线建设中得以成功应用。
路基施工、成果对比展示窗口
技术有保证 未来产业前景可期
据初步测算,西安北环线高速公路建设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600多万吨,(腾退)恢复建筑垃圾占用土地约3000亩,减少开挖土地面积1500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万立方米,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这一探索不仅对解决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垃圾的出路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大规模运用,拓宽节能、环保要求下的公路建设新方法、新途径更是一次创新探索,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交通运输部2014年将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列为全国“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后,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陆续科研攻关、专家查验全面展开。
记者6月12日在西安公路研究院了解到,国内首条以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为主要筑路材料建设的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先后获得4个部省立项、6项施工指南、4项工法、5项发明专利及9项地方标准,填补了这一领域国内空白。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路面底基芯样
6月12日,记者实地探访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和部分路段了解到,自西咸北环高速公路2015年12月8日建成通车后,各路段正常运行,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运用的科研、生产、建设、成果汇报等已成为“行业样本”,建设项目记录、样品、标准完整,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巨大。陕西交建集团西咸北环线分公司总经理孙满成带记者参观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填筑路基的样品展示窗口。孙满成总经理介绍,目前路面、路基沉降等各种实测数据均正常、没有出现质量问题,环线运行正常。西安公路研究院副院长王永清表示,实践证明建筑垃圾可再生材料在公路填筑路基的运用技术没有任何问题,陕西省地方标准也即将发布,具体的操作规范也有章可循,为全国公路建设推广这一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力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程加快,为与日俱增的城市建筑垃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建筑垃圾充用筑路材料经过科学实验、成功运用,完全可以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陕西交通人坦言,要让所有新建高速公路都用上这一技术,未来的路还很长。
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可再生材料原材料混杂生活垃圾,分拣、分离成本正在上涨。陕西华洁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经理李少康说,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可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可以快速消化城镇建筑垃圾。但建筑垃圾成分不纯,混有泥土、有机物、生活垃圾等,给筑路生产增加了数道工序、增加了分拣提纯成本。建筑垃圾的清运者、经营者看到可观前景纷纷涨价。
建筑垃圾加工后用在路基不同填筑层
我国的“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起步晚,陕西省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创新使用建筑垃圾筑路,国内首条建成、安全运行的西咸北环高速路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提供了鲜活、生动实例。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欧美、日本等地区已经形成产业、建立起了相关标准。就陕西而言,各类道路建设任务繁重,建筑材料“吞”量巨大,城市建筑垃圾“吐”量不小,亟待在循环发展观念的转变上做功课、下功夫,大胆使用新技术,积极践行新理念,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污染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