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南昌:源头管控垃圾 巧用“智慧工地” “智”除建筑垃圾

时间:2018年04月12日信息来源:南昌日报 点击:

  工地开工建设、道路改造升级、房屋装修美化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石块、渣土和废料等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创新管理机制,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有效抑制了工地建筑垃圾处置不当造成的扬尘、路面污染等问题,从源头上管控住建筑垃圾运输对城市的污染。

  建筑垃圾“变身”吸水砖

  不久前,记者来到位于碟子湖大道和会展路交会处的沙井街道建筑垃圾环保平衡站,只见不断有新砖从生产线上运出来,粗细不一的建筑骨料经传送带从房顶“哗哗”流下来。而这些砖和骨料,都是由储料场上的建筑垃圾制成。“建筑垃圾通过机械或人工筛选分类,一次性破碎成型率达到90%,并且可以实现建筑垃圾和钢筋的完全分离。”沙井街道建筑垃圾环保平衡站负责人王登上告诉记者,通过新技术、新模式,这些建筑垃圾将被加工成路面砖、植草砖、护坡砖、墙体砖等,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保湿性、防滑性,可广泛用于市政道路、休闲广场、住宅小区等修建与美化。“由建筑垃圾‘变’来的吸水砖价格低于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去年,被运用到南昌市政工程项目、青山湖区道路白改黑工程等,年收入约50万元。”王登上说。

  “只要是城市建筑拆除的垃圾都能成为我们的原料,目前,我们结合辖区人流量设立了7个小区装修垃圾点位集中收集。”沙井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沙井街道建筑垃圾环保平衡站于2016年10月正式运行,每年可处理20万吨以上建筑垃圾,年创价值近百万元,有效缓解了辖区建筑垃圾无处堆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了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一张图全天候监控建筑工地

  红谷滩新区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发了“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形成“一个综合指挥平台+一个工地远程监控+一部‘红谷通’+一座执法岗亭+一辆执法车”的全闭合管理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快速联动。同时,新区组建了建筑垃圾处置联合执法中队,依托“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平台,实行“一巡三岗三联动”工作机制,用一张图实现对全区19个工地的全天候实时监控,今年还将陆续覆盖辖区其余工地。

  分类处理巧解建筑垃圾之困

  处于“三次开发”的红谷滩新区,截至目前,共有在建工地项目128个,随之产生的大量建筑弃土如何安放,一直是困扰该区的难题。为此,2017年初,红谷滩新区投资500万元在生米镇建设了首个建筑余土消纳场,并于同年7月投入使用,为建筑弃土安“家”。

  在生米镇建筑余土消纳场,记者看到,整个消纳场整体呈带状结构,北起铁路货运线,南至南外环高速,沿线总长约3400米,被分为种植土堆放区、路基土堆放区、渣土堆放区、建筑垃圾堆放区、装修垃圾堆放区、淤泥堆放区6大区域。“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对施工单位运来的建筑余土进行分类区别处理。像淤泥,我们会将其统一存放至淤泥池内沉淀,再通过烘干粉碎,将其制作成苗木基地的肥料用土。截至目前,消纳场已累计处理80多万方渣余土。”该消纳场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完善消纳场管理机制,确保将建筑垃圾运输、中转、回填、消纳等纳入规范化管理。

(作者:蔡欢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