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解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文件——抓好建筑垃圾源头减量 推动绿色建造落地生根

时间:2020年09月15日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报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践行“两山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创美好家园,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强烈共识。今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稿审议通过,对建筑垃圾减量化等工作作出规定,于9月1日正式施行。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明确了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
  “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表示,“建筑垃圾是客观存在的,减量幅度与精细化管理水平直接相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抓此项工作,实质上是以此为突破口,倒逼建筑业企业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全行业落地。”
  《意见》和《手册》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指明方向
  肖绪文认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工作、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文件,《意见》和《手册》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针对性强。建筑垃圾是指在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可分为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等。根据有关行业协会测算,近几年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过20亿吨,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10倍左右,约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建筑垃圾已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垃圾。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主要采取外运、填埋和露天堆放等方式处理,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产生有害成分和气体,造成地下水、土壤和空气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建筑垃圾是建筑业在推行绿色建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须妥善解决的难题。”肖绪文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针对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门出台指导文件,抓住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尝试以点带面、寻求有效突破,思路非常清晰。”
  二是目标明确。《意见》提出,2020年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2025年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200吨。
  “据测算,目前我国新建工程单位面积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约为500~600吨/万平方米。正在实施的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的‘建筑垃圾控制’量化考核指标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预制装配式建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不高于200吨/万平方米’。”肖绪文分析称,“由此可见,《意见》目标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预期基础上提出的,既不冒进也不保守,非常务实。”
  三是技术路线清晰。《意见》围绕建筑垃圾减量化推进工作,明确了以习近平“两山论”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统筹规划、源头减量,因地制宜、系统推进,创新驱动、精细管理”的基本原则,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要求,推动工程建设生产组织模式转变,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
  “技术创新和提升管理水平是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的有力支撑。”肖绪文表示,“施工现场是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的主战场,而减量化工作重在源头减量、系统推进、精细管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效利用资源,治理环境污染。《意见》和《手册》提出的技术路线明确、推进思路清晰,为有力有效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提供了保障。”
  抓好建筑垃圾减量化 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是推行绿色建造的核心内容之一。”肖绪文强调,“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更能解决‘垃圾围城’难题,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从促进建筑业发展角度来看,抓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对于提升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建筑业绿色发展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入学习、深刻认识《意见》和《手册》的基础上,以建筑垃圾减量化为抓手,全面部署、抓实推进,实现预期目标。”
  在建筑垃圾减量化策划方面,肖绪文认为:一要明确建筑垃圾减量化的主体责任,重视目标责任的分解和传导。二要推动工程建造相关方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建筑垃圾减量化意识。三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行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造方式。四要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推行工程总承包、建筑师负责制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制度,加强工程立项策划、设计与施工的深度协同。
  在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设计方面,肖绪文说,一方面,《意见》明确了基于全寿命期的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选用高强、高性能、高耐久性和可循环材料,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体系,推进部件、构件和配件的标准化等利于装配化、模块化实施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要避免奇奇怪怪的建筑设计,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推进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和景观设计的全专业一体化协同和设计与施工的协同,重视施工图深化设计,减少施工过程设计变更,以便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策划与设计的前置控制。
  推进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是肖绪文关注的重点。他剖析称,工程立项策划和设计虽然是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重要环节,但建筑垃圾毕竟是在施工现场产生的,因此施工现场是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聚焦目标,从垃圾产生的源头着手,细化工艺控制,打通建筑垃圾场内收集、运输、分类、处置、消纳和再生利用等环节,细化管理,重视技术研究,强化激励,切实把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落到实处。
  他表示,首先,总承包单位要编制建筑垃圾减量化的专项方案,明确目标和职责分工。其次,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精细,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度优化。只有做好设计深化和施工组织优化,将精细化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才能为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再其次,要强化施工质量管控,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或返修,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最后,要提高临时设施的周转使用率和材料的再生利用率,注重临时设施和永久性设施的有机结合和利用,切实把放错地方的建筑垃圾转化为有用资源,最大限度在施工现场加以利用。
  此外,肖绪文认为,“建筑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立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制度,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存放、分类处置,在施工现场找到再生利用的“出口”非常重要。肖绪文介绍说,目前,已有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实现了建筑垃圾“近零排放”的案例,说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有极限,但再生利用没有尽头”。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任重道远,只有百尺竿头、不懈上攀,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汇聚各方力量 抓好组织落实
  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在肖绪文看来,要抓好《意见》和《手册》组织实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切实把建筑垃圾减量化落到实处。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完善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将建筑垃圾减量化纳入本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鼓励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持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加快细化和完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计量、处置和再生利用等相关制度,建立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公示制度;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工程示范,促使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主体责任,明确将建筑垃圾减量化目标和措施纳入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疏通责任传导机制,明确工程项目建造相关方的权责关系。特别要重视、强化总承包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的主导责任,从专项方案编制、施工工艺控制、垃圾收集分类、现场消纳出口和再生利用等层面和维度细化管理,确保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建筑垃圾排放的准确计量制度,建立建筑垃圾排放台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奖优罚劣,奖罚分明,对于减量化成绩突出的企业予以全方位鼓励和政策支持,反之则相反,确保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健康推进。
  肖绪文认为,现在建筑垃圾减量化政策和方向已经明确,《意见》和《手册》已经发布,当前,我们面临着如何脚踏实地把《意见》和《手册》落到实处的繁重任务。他热切期待相关方齐心协力、聚焦目标、努力工作,在建筑垃圾减量化方面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宋健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